close

在【我的心視界】網友的部落格裡.....

發現了這樣一篇的文章.....

特地引用回來跟大家分享.......

我們...是否有用心傾聽孩子的聲音呢?

.................. ..................... .................. ....................................................

 

我一向是個好媽媽,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為止。有關其他父母為什麼跟孩子之間會出現問題,我一直是個專家,直到我自己生了三個孩子為止。

跟活蹦亂跳的孩子生活,將另你重新評估對自己的信心。每天早晨我都跟自己說:「今天將會不一樣。」但每一個早晨都只是前一天的變奏曲罷了。「你給他的比較多!」……「這是粉紅色!我要藍色的杯子。」……「這碗麥片好噁,像吐出來的東西。」……「他打我。」……「我根本沒碰到他!」……「我不要回房間,你沒權力管我!」

我終於精疲力竭,加入了一個親職教育團體,而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做這種事。我參加地方上的兒童輔導中心聚會,主講人是一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吉諾特(Haim Ginott)博士。這次聚會的主題是「孩子的感受」,十分有意思,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我回家的時候,滿腦子轉著新想法,筆記本裡寫滿了還沒消化的點子:

孩子的感受與行為有直接關連。
孩子若覺得自在,就會有良好行為。
怎麼讓孩子自在呢?就是認同他的感受!
問題:父母通常並不認同孩子的感受。例如:「你不是真的這樣覺得。」;「你會這樣講,是因為你累了。」;「這有什麼好難過的!」……

孩子的感受不斷被否定,便可能產生困惑與憤怒,讓他以為自己無法判斷自己的感受,也就是你不信任他。

聚會結束後,我記得當時自己是這麼想的:「其他父母大概都懂這些道理吧!只有我不懂。」之後我開始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以下是我家一天之內出現的對話。

孩子:「媽媽,我累了。」
我:「你應該不會累啊!你剛剛才睡過午覺。」
孩子(更大聲):「可是我累了。」
我:「你沒有累!只是有點愛睏,我們趕快換衣服吧!」
孩子(哭了起來):「不要!我累了。」


孩子:「媽媽,這裡好熱。」
我:「現在會冷,毛衣要穿著。
孩子:「不要,我會熱。」
我:「我說:『毛衣要穿著!』
孩子:「不要,我會熱!」


孩子:「這個節目很無聊。」
我:「不會啊!這很有趣。」
孩子:「他們好蠢。」
我:「這個很有教育意義。」
孩子:「爛透了!」
我:「不要這樣講話!」


你看出端倪了嗎?所有的對話最後都演變為爭執,我還不斷叫孩子不要相信他自己的認知,而是要仰賴我的判斷。

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後,立刻下定決心要改變,但卻不確定該如何著手。最後,對我幫助最大的做法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我自問:「倘若我是一個累、熱,或無聊的孩子呢?倘若我希望那個對我最重要的大人瞭解我的感受呢?」

之後的幾個星期,我儘量注意孩子可能有的感受,於是我說的話也自然跟著改變了。我並不只是在運用技巧,當我說:「你雖然睡過午覺,但還是覺得很累呀!」或是「我覺得冷,但是你覺得很熱喔!」或是「看來你對這個節目不太感興趣。」我都是出自真心。畢竟孩子和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感受。並沒有哪一方是絕對正確或錯誤,我們個別的感受都是真實的。

我的新做法在一段時間內產生了很大的效果,孩子跟我的爭執明顯減少。有一天,我女兒突然宣佈:「我討厭外婆。」我氣沖沖脫口而出:「你怎麼可以這樣講,你明明不是真的這麼想,我不要再聽到你說這種話了。」

這段短短的對話讓我對自己多了一層認識。我可以接受孩子大部分的感受,但如果孩子說的話讓我生氣或焦慮,我就會馬上回到以前的我。

之後我也瞭解到,自己的反應並非太過異常。接下來我會舉其他例子,指出孩子說的哪些話常會立即遭到父母的否定。請你在孩子的每句話後面,根據你的想像,寫下父母可能說什麼話來否定孩子的感受。

練習題

1.孩子:「我不喜歡剛出生的妹妹。」
家長(否定孩子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我的生日派對很無聊。」(但你費心安排了美好的一天。)
家長(否定孩子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我不要戴咬合板了,很痛!我才不管牙醫說什麼。」
家長(否定孩子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氣死人了!我體操練習才遲到兩分鐘,老師就不讓我參加了。」
家長(否定孩子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答案是否如下:
「才不是這樣,我知道你心裡其實很喜歡小妹妹。」
「你在講什麼?你的派對很棒呀!有冰淇淋、生日蛋糕,還有氣球。你這樣,以後我再也不幫你辦生日派對了。」「戴咬合板不可能這麼痛,我們花了那麼多錢,不管你喜不喜歡都要載著!」
「你沒有權力生老師的氣,是你自己不對,你應該要準時。」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很容易就會說出這些話。但聽在孩子耳裡是什麼感受呢?為了瞭解被別人忽略的感覺,請假想以下的情況:

練習題

你在上班,上司請你做一件額外工作,而且必須在下班前做好。你本想立刻動手去做,卻突然出現一連串緊急狀況,結果你忘得一乾二淨。因為太過忙亂,你甚至連午餐都沒時間吃。

當你和其他同事準備下班時,上司走過來,向你要那份應該已經完成的工作。你馬上解釋你今天是多麼異常地忙碌。

他打斷你,憤怒地大吼:「我對你的藉口沒興趣!你以為我花錢請你來做什麼的?請你整天坐著沒事幹嗎?」你開口想說話,他說:「不必說了!」然後朝著電梯走開。

同事們都裝作沒聽見,你把東西收拾好之後離開辦公室,在回家路上碰到一個朋友,你當時還很難過,於是告訴朋友剛才發生的事。

朋友試圖幫助你,一共用了以下八種方式。在你讀每一種方式的時候,請把心中當下的感受寫下來。(感受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你自己的感受即可。)

1.否定-「這沒什麼好難過的。為了這種事情難過未免太傻。你大概是累了,才會小題大作,情況沒有你說的那麼糟。笑一笑嘛!你笑起來多好看。」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思-「你知道嗎?生命就是這樣,不能事事盡如人意,要看開一點,世上沒有哪件事是完美的。」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議-「你知道你該怎麼做嗎?明天早上直接去老闆辦公室,跟他說:『昨天我錯了。』然後馬上把那份工作做好,別再讓那些小事絆住你。如果你夠聰明,而且還想要這份工作的話,下次最好別再發生這種事。」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問題-「到底是什麼緊急狀況,讓你把老闆交代的事全忘了?」「你難道不知道,如果不馬上辦好,老闆會生氣嗎?」「以前發生過這種事嗎?」「他走開的時候,你為什麼不跟著他,再把事情解釋一遍?」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袒護對方-「我可以瞭解你老闆為什麼有這種反應,他最近的壓力可能很大,他沒一天到晚發脾氣,算你走運了。」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情-「你好可憐喔!發生這種事真糟糕,我真是為你感到難過,連我都想哭了。」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業餘心理醫師-「你有沒有想過,你之所以會這麼難過,是因為老闆在你生命中的地位,就如同你的父親?你小時候可能經常擔心父親對你不滿,所以老闆罵你,就勾起了你害怕被否定的感覺。是不是這樣呢?」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理心-(試圖瞭解別人的感受)「怎麼會這樣!看來你今天很不好受,在別人面前被責備,尤其今天你忙了一天,壓力還那麼大,你一定很難接受吧!」
你的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在你已經探究了自己對這些經常出現的說話方式有什麼反應,我想再跟你分享一些我自身的經驗。在我難過傷心的時候,最不想聽見的就是建議、哲思、心理學,或是對方的觀點,這些說話方式只會讓我更難受。同情讓我覺得自己很可悲、問題讓我產生防衛心,而最叫人火大的就是告訴我:我的感受毫無道理,毫無理由!我最常出現的反應是:「算了……再說下去也沒意義。」

若有人真正傾聽我說話、認同我內心的苦惱,並讓我有機會多談談我的困擾,那麼我就會漸漸沒那麼難過、沒那麼困惑,也更能面對我的感受與困境。

我可能還能跟自己說:「老闆其實平常還滿好的……也許我當時應該馬上處理那份報告……但我還是不能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好吧!明天我早點上班,先做那份報告……不過,等我交報告給他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他那樣對我說話,我很難過……還有,以後如果他對我有意見,希望他能私底下告訴我。」

這整個過程其實也適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如果有傾訴的對象、能得到基於同理心的回應,他們其實也能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我們並非天生就會說出具有同理心的話,這不屬於我們「母語」的一部分,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許多感受也常被他人所否定。為了能流利地說出這種體諒他人的語言,我們必須學習並練習。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接下來,我們也將比較這些方法,以及大人對孩子的苦惱常有的反應。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4大技巧
1.專心傾聽。
2.使用「喔!」;「嗯!」……『這樣子呀!』」等用語給予認同。
3.替孩子說出他的感受。
4.用假設的方式實現孩子的願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一珺媽咪的窩 的頭像
    一珺媽咪的窩

    一珺媽咪的部落格

    一珺媽咪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