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芳之坊】的分享....
|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台。」 人有前台,也有後台。 前台,是粉墨登場的場所,費盡心思,化好了妝,穿好了衣服,準備好了台詞, 端好了架式,調勻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渾身解數。 該唱的,唱得五音不亂;該說的,說得字正腔圓;該演的,演得淋漓盡致。 於是博得滿堂彩,名利雙收,躊躇滿志而回 。 然而, 當他回到後台,脫下戲服,卸下妝彩,露出疲累而飢黃的臉部, 後台有沒有一個朋友在等他,和他說一句真心話,道一聲辛苦了, 或默默交換一個眼色,對他很重要。 這個眼色,也許比前台的滿堂彩要受用、而且必要! 人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很重要。 後台的朋友,是心靈的休息地。 在他面前,不必化妝;不必穿戲服;不必做表情;不必端架子; 可以說真心話,可以說洩氣話,可以說沒出息的話, 可以讓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 每次要走出前台時都很緊張、很厭惡。 因為你確知後台朋友只會安慰你,不會恥笑你,不會奚落你; 況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沒什麼形象可言了,也樂得繼續沒形象下去。 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 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 可以暴露弱點,可以全身都是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 有此解放,人乃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後, 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端起架子,走到前台去扮演該扮演的角色, 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讚美,獲得功成名就的利益。 話雖如此,後台朋友並非任何人隨處可以找到。 親如夫婦,往往還不能成為「休息地」, 這可視為人的弱點不堪披露。 可見人無論生死,都很難找到「後台朋友」, 因為他太珍貴了。 那你呢?有沒有這樣的一位「後台朋友」? ![]() |
目前分類:分享、轉載 (149)
- Jun 24 Sat 2006 16:20
後台朋友
- Jun 20 Tue 2006 11:49
靜下心...欣賞好文章!!
- Jun 14 Wed 2006 10:02
彼此都是共犯...【吳若權】
好書分享....
來自﹝永恆之星﹞網友的部落格...
............. ............
............
.....................
當愛情走樣時,別忘了自己也是共犯。
德國一位三十八歲的男子向女友求婚,不過很特別的是,他加了附帶條件:
- May 05 Fri 2006 09:58
今天....開對窗了嗎?
小女孩望著繽紛的玫瑰園,很快就忘掉了舊有的悲傷,開朗的心境使她的臉上泛起了燦爛的笑容,外祖父托起了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悲傷哭泣,心情鬱悶,是因為你開錯了窗子。」
我很喜歡這個充滿生活感悟的故事,不論是生活或是職場工作,我們都會經歷許多心情的起伏,在每一個心情的轉彎處,你都會在窗外看到不同的風景,重點是你可以決定你要開啟的是哪一扇窗?
一位朋友到辦公室來,談到了這幾年工作的不順遂,談到了辛苦打拚不眠不休工作之後,仍須另謀出路的無奈。聽完他的故事,雖然為他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而義憤填膺,但我終究也只能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
在他的窗外,像是被原子彈轟過的廢墟一樣,草木不生,狼煙四起。我帶他看著辦公室旁的落地窗,窗外是台北市捷運線的工程,我告訴他,我偶爾也會抱怨過馬路時的不方便,但大多數的時候我在心中倒數計時,因為再過3年,搭捷運可以不用轉車就通到家裡附近了,那時內湖科技園區也不會那麼塞了,而且仰頭一望,台北盆地北郊的山巒就在眼前綿延,那如龍騰般的山脊就在雲霧間飛起,哪兒是龍頭、哪兒是龍尾清晰可見……。
望著這絕佳的景致,朋友也似乎看出了興頭。
幾天以後他打電話給我,在我送他離開之後,他找到了登山的步道,循著石階一步一步的前進,那天黃昏,他就在山上的涼亭欣賞台北市夕陽的萬丈光芒。他突然領悟用更高的視野來面對困境,他並不是一無所獲,他領悟了雖然辛苦,但他也累積了別人可能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學會的東西,而且這些經驗、知識、人脈也許會在人生的另一個轉彎處又再度發光,就在那一刻,他也開啟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扇窗。
別埋怨自己老是碰不到好老闆,別覺得總是在職場上犯小人,別老是怪自己時運不濟,那不是你的「命運」,那是你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一個讓自己垂頭喪氣的窗外景色,也可以選擇窗外有著小鳥和著春光奏鳴的一片新綠,讓你對未來依舊保持熱望與期待。
一扇窗,像片心情,有著無比神奇的魔力,重點是,你今天開對窗了嗎?
- Apr 30 Sun 2006 13:10
患難見真情....文章分享
一篇讓我想流淚的文章.......感人!!
|
- Apr 30 Sun 2006 12:30
集滿三點...
放開一點、
簡單一點、
單純一點;
集滿三點,
就會開心一點!
忘了在哪看過這則話....
覺得不錯....
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 Apr 30 Sun 2006 12:21
給自己掌聲...
我門只能要求自己懂得適時感恩答謝 ,
卻無法要求別人也一樣有這些互動的好習慣 .
與其等著對方的肯定不如學會自我鼓勵 .
自我激勵,不是自我麻痺..
給自己掌聲的目的,
是要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能重新出發,
而不是自鳴得意.
___ 站在有光的地方 ___
- Apr 28 Fri 2006 10:14
吳若權的 "站在有光的地方"
昨天上圖書館借了幾本書....
其中一本是吳若權先生的 "站在有光的地方"....
光是封面上的幾行字就蠻吸引我繼續讀下去........
與其怨天尤人 , 感嘆懷才不遇 ,
不如調整看事情的角度 , 主動改變自己所在的位置.
用具體的行動 , 讓思考閃亮 ,
生命就會發光!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有空閒時...看看唄!!
- Apr 26 Wed 2006 16:44
我緊抓著....
你在緊抓著什麼呢.....?
是希望嗎....?
是夢想的邊角....
是成功所需的事物.....
....還是.....對方....
你....
在緊抓著什麼呢.....?
摘自: 鄭憲載的 "送你一朵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