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巧碰到台南市政府舉辦的勞動節慶祝活動
赤崁樓前有 四加一室內樂團 的表演
台南市長上台高歌一曲
還有林重膜為他伴舞喔
趁著勞動節放連假
去了趟南部勘查路線...也順便到台南走走
因為走慢路
所以時間拖的比較久
中餐就在龍井解決
第一次吃到牛肉麵加的是...地瓜葉
晚餐到安平解決
周氏蝦捲....不錯吃 !
這家布丁號稱不加一滴水喔
就在周氏蝦捲的附近而已....很好找 !
晚上到處亂逛
逛到赤崁樓附近聽到有人在唱歌
於是就去瞧瞧
原來是台南市政府舉辦51勞動節的慶祝活動
請來了 四加一室內樂團 表演
水準很高唷
真的好好聽喔
市長上台高歌...林重膜還幫他伴舞ㄝ...
===========================================
第二天的行程 :
鹿耳門天后宮 → 四草大眾廟( 四草生態之旅 ) →
安平古堡 → 延平郡王祠 → 孔廟 → 公會堂 → 天壇天公廟 →
太子宮 → 赤崁樓 看表演
不知名的花朵
老曾羊肉湯好吃
建築很美...適合晚上來逛
======================================================
很快的...又到了回家的時候了
經過 東山服務區 的時候
發現了這株大榕樹
真的....很大...
把拔公司的員工旅遊這次開拔到金門去
碰巧遇見台灣的薔密颱風肆虐
沒想到金門的天氣如此晴朗
哇....人家在台灣擔心受怕
把拔卻在如此好天氣的地方玩
也因為媽咪沒去金門
所以
大家就.....
自己看圖說故事嘿
2008/10/01 補充說明 :
資料來源【 金門國家公園網站 】
戴勝體長28公分。若要選拔最能代表金門特色的鳥種,想必非戴勝莫屬了。嘴 長而下彎;黃
褐色的樸素身軀,披黑、白相間的羽翼,頭頂戴著印地安酋長的漂亮長 羽冠。波浪狀的飛姿,
那怕只是一瞥而過,都會讓人歡欣驚叫”戴勝”。往昔棲息於 田野的墓穴中,鄉民因此視牠為不
吉祥的鳥,管牠叫”蒙崆鳥”。
(攝影:許永面)
2008年
台北煙火節
在 8月2日 星期六
展開序幕
慶祝七夕情人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唷
為了卡個好位置
把拔跟我還沒5點就到了
離施放時間還很久
來拍點風景吧
哇嗚
人山人海哪
去年
我們也是坐在斜坡上
居然有寄居蟹爬到我腳上
@@''
一開始就先來顆愛心
兩顆相依的笑臉
映在河中的光影也不錯
這張超有感覺的
其實很多煙火都跟去年大同小異
看得出來這是什麼嗎?
星星耶
等了將近四個小時
終於看到半個小時的煙火秀了
再花將近一個小時的塞車時間回家
呼
還是值得啦
感謝把拔願意花時間陪我等待
愛你唷...親愛的老公
也祝大家
七夕情人節快樂唷
7/12
早上到後壁湖漁港附近去逛逛
新鮮的生魚片
猜猜看這盤要多少摳摳 ?
只要......
100大洋....很新鮮唷
真是便宜耶
從中間進去往右轉進入賣吃的地方
左手邊數來第二家
老闆娘年輕漂亮又親切
覺得價格實在
推薦給大家
鹿角菜 $ 50
脆脆的很好吃唷
芭蕉旗魚 $ 100
Q Q 的很有嚼勁
浮潛 & 香蕉船
價格不便宜
所以....看看就好
===============================
人滿為患的南灣
==============================
義大利式的餐廳
很好喝唷.....吃得到芒果粒
裁縫車當成桌子
特殊
海鮮焗烤
滿滿的海鮮料....好吃
總匯披薩
薄薄的餅皮...脆脆的很好吃
奶油培根義大利麵
有著濃濃的奶油香
把拔給他很高的評價
真佩服他
叫他造型第一名啦
7/11 早晨
直奔屏東
因為
我們要去墾丁玩啦
這次把腳步放慢...不再那麼趕
一切都...慢~慢~來~
果然....
感覺一切都不一樣了
紅豆妮妮
我有拍照存證喔
證明到此一遊
HANK 很喜歡開賽車
所以這次我們又到青山賽車場
狠狠地給他飆了兩次
隔天
我嚴重筋骨酸痛
哇哩咧
缺乏運動的結果
哈哈
龍盤公園
在聯勤附近...地形蠻特殊的
有斷崖跟風吹砂和大草原
=================================
關山日落就是這麼美
難得的全家福照
第一天的行程就這樣畫下完美的句點
歷史
乾隆十九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台,先在淡水落腳,旋移居林口庄,克勤克儉,置有田園宅地。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因善於經商,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營船頭行和雜貨店,從事進出口貿易,生意十分興隆。在累積財富後,於現今四維路141號蓋大厝,大厝的正身完工於乾隆四十八至五十年(西元1783-1785年),道光二至三年(西元1822-1823年)其餘左右護龍等也陸續完工。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飲水思源,遂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係取自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是台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遷建始末
林安泰古厝距今約有二百多年,是一棟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方位坐北朝南,民國六十七年因未被列入古蹟且正好位於敦化南路拓寬用地的範圍內,在當時以都市計畫為優先考量的前提下,林安泰古厝遂遭到拆除的命運。幸而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遷建計畫,依照計畫拆除時先拆裝飾及附屬物,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古厝的一磚一石一木,經丈量記錄、分類、編號,繪製成藍圖,做為日後施工時的依據。歷經五個月,拆卸和整理的工作完成,但是遷建的地點卻遲遲無法定案,所有建材在往後六年內輾轉暫放安和路及和平西路之倉庫及高架橋下,直到遷建地點確定後才得以重見天日。並在古厝拆除七年後,由臺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負責在新生公園後門靠近濱江街處著手進行重建作業。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正式完工,並由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負責管理維護,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十七日正式對外開放,復於民國八十九年五月規劃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建築特色:
古厝的建築是仿明清閩南單層二進四合院住宅,具有水形山牆、燕尾式屋脊,採前低後高、步步高升的作法,對冬暖夏涼、日曬通風都有良好的效果。以祭祀祖先的正廳為中軸,延展為對稱型態,前有垂花門廳,就是凹巢三川門,或稱加冠晉祿門。外有前埋、月眉池。左右各有內外護龍,中間圍出丹樨,內外護龍之間為過水,連接走廊兩側,左右各有日月井與龍虎池,前門廳左右各有一耳房,前面左側有三開間簷廊書房一座,厝後左右各有一口龍虎井,古厝共有34間房,門堂有69榶、88扇。磚有三萬多塊,瓦有 24萬片,雕刻門窗有32片,基地面積為22,212平方公尺,建地面積為672平方公
古厝外埕前方為月眉池,.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具有防禦、養魚、防火、供水、降溫及改善氣候的功能。池塘前的廣場鋪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台,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作為壓船艙之用,故又稱為壓船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
古厝的木材大都採用福州杉,石材則採用觀音石,原來的牆壁是用紅磚、土磚、桂竹筋、蘆葦莖編織成體,上面添加泥土,再以石灰粉刷而製成。由於金與木是相剋的,鐵釘在木材中會吸收水份,使接觸部份日漸腐朽,因此傳統建築能不用鐵釘就盡量不用,而改用竹釘、木釘,本古厝大部份用隼頭接合。當時設計的審慎,施工的巧妙,都代表我國文化的精髓。遷建後,以鋼筋混泥土補強,還塗防蟻劑在木材內,以防止白蟻蛀蝕。
不懂為何門上要插兩把劍耶.......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 ?!
大門的抱鼓石門墩與門臼,鼓墊和臼壁都由整塊石頭雕刻
林安泰古厝的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作法,中間為雙片式的砌精柳條疏窗,屋面茸瓦為閩南式,墊瓦是釘製的皮磚,屋脊燕尾曲線加水龍堵的皮條線等,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屋簷以板磚挑頭二度砌出。
傳統建築的窗花圖案具有裝飾作用
閩式建築 格局嚴謹
林家古厝建築採前低後高,係顧及傳統家屋的通風和照明。外牆由長方型紅磚砌成,看起來雖不華麗,但格局嚴謹大方,主從分明,配置齊全,為四合院二進硬山式的傳統建築。中央是祭祀祖先的正廳,每年除夕,全部族人需準備牲禮,一起祭拜天公,感謝祖先與神只的保佑。
左 側為大房、三房,右側為二房、四房。以正廳為中軸向左右兩邊延展成對稱,前有俗稱凹巢三川門的垂花門廳,廳外大埕鋪設自大陸運來的紅普石,埕前有橢圓形池 塘,左右各有內外護龍,中間有天井,不論屋內或屋外的地板均為火成岩,內外護龍間有過水的遊廊。簷柱側角拉線與石柱連成一體,製作柱枋、桁和門簪及劍把等 的技巧高超,不見木楔及釘眼,大門也製作明暗鎖。
門兩側有壽桃圖像的對聯框;門牆的左上方刻有花瓶、水果、煉丹爐等;右上方刻有官印、令旗、盔甲等,以代表文武雙全。屋簷下雕有飛鳳雀替、垂花吊筒、古琴和夔龍等吉祥象徵。而石裙板、石枕、柱珠、櫃檯腳…等石雕亦是此區之極至。
斗拱是中國建築最主要的特色,利用層層上疊的原理來挑起出簷及屋頂的重量,地震來時,這些斗拱因為擁有很多節點,可以消化一部份的震動。
通風口
把食物吊高高的......這樣老鼠就吃不到了.....先人的智慧真是了得!
這種桌子跟廚櫃....我奶奶家也有喔!!
方形馬背
在林安泰古厝參觀有四大重點:1.木刻 2.石雕 3.彩繪 4.對聯
全宅的重心在正廳,左邊為大房、三房、右邊為二房、四房,依次類推。神灶的雕刻是最精華的部份,上面有老萊子娛親、三羊開泰、堯請舜出任、孫真人點龍睛、許真人醫虎喉,下有福祿壽全,是以燮龍形狀刻出來的。步廊燮龍堵是六條燮龍組成寶瓶狀,蝙蝠、磐牌都具有吉祥富貴意義。正廳內的對聯都用「安」和「泰」開頭,是以金箔片按貼的。神灶的格扇上並有三百朵不同形狀的花朵。
門廳外左右各雕刻了飛鳳雀替和蓮花吊筒,古琴和燮龍。正門左上方刻有琴、書、箏等文房事物,右上方刻有官印、令旗,盔甲等等,表示文武雙全。凹巢三川門內的透雕通隨刻有四種水果:桃子、石榴、荔枝、佛手,象徵長壽、多子多孫、富貴、吉祥。門廳內的透雕束隨,左邊是水榭和仙鶴,右邊是九重塔和喜鵲,極為精美,通往丹樨的門扇可拆卸,當作床板、擔架、覘板使用,有一面門扇上還留有菜刀切割的刀痕。大通上的四個瓜柱當年彩繪有八仙過海,可惜因年代久遠已褪色。
內護龍左邊第二間的條環板上的銅錢刻有「道光通寶」,所以很肯定的是建於道光年間。外護龍的鴉片間在橫樑下刻有春蘭、夏荷、秋菊、冬梅等四季花卉。
下院門房左邊有土礱、杆臼,右邊有錢櫃,龍池內有一具石磨,是泉州青斗石製成,因青斗石較硬,石理細緻,不會磨出石粉影饗米漿。
台灣因是亞熱帶氣候,為避免陽光直射和反射,最普遍是座北朝南,背山面水,及景觀設計上的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但仍以風水所勘之方位為重,林安泰古厝本身之方向即為西南。
林安泰古厝不是華麗的建築,但是整體格局嚴謹大方,主從分明,配置均齊,選料及手工非常精緻,尤其匠師別出心裁,石塊牆基,清水紅磚,石板窗格的疊砌都巧奪天工,門窗的雕刻圖案及技巧上的配合,都是上乘之作,足可以稱為北市古宅作工最精緻的民宅,也由於建材大部份來自福建,更增添了它的歷史價值。
開放時間: |
今天閒來無事
就騎著機車載 HANK 到【建國花市】去逛逛
耶誕節真的腳步近了ㄝ
在花市裡看到好多 聖 誕 紅 喔
結果
糊塗的媽咪
忘了把幫小姑買的花照起來
我們買了薄荷、鳳仙花、龍吐珠
ㄟ......還有兩盆忘了叫什麼的小花
等小姑移好盆栽我再去拍回來跟大家分享嘿
=========================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植物園】
【 龍吐珠 】
|
名稱 : | 龍吐珠 |
別稱 : | 珍珠寶蓮 、一點紅、常山海州、臭牡丹藤 |
學名 : | 英名:Bleeding heart, Glorybower |
名由 : | 花開時紅色的花冠從白色的萼片中伸出,宛如龍吐珠,故名 |
分佈 : | 原產非洲,1901年引進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 |
分類 : | 馬鞭草科、海州常山屬 |
型態 : | 常綠灌木;但在台灣北部,冬季常落葉,春來則抽新葉,葉對生,開白中一點紅的花,呈燈籠狀的白色花萼將係常的花冠筒包藏於內,僅露出鮮紅色的辦片,細長的花絲則伸出筒外甚多,綠葉、白萼、紅花及吐出的纖細花絲,是其特徵。 |
用途 : | 盆栽攀援觀花植物,可設計成十分美觀的盆花 |
花期 : | 盛開於晚春及夏季,6~10月 |
花語 : | 能言善道、光榮、珍貴、純潔而且有一顆熱誠的心 |
日照 : | 全日照;日照不足4小時,則植株會較柔弱,枝條會徒長葉片較小而色淡,而且嚴重時會影響花芽的形成,而導致無花可賞。 |
管理 : | 喜溫暖、半陰和濕潤的環境;越冬溫度應在15度C以上,長期低於10度C,會引起落葉至死亡。 |
水份 : | 在生長期的水分需求較多,宜每日澆水,夏季則逢開花期,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盆栽可每天給予葉面噴水2~3次,秋末後漸漸的植株生長勢會減緩,要減少水分的供應,每週1~2次即可。 |
施肥 : | 在生長初期可給予較多的氮肥,入春後則每隔30~45天給予含磷、鉀較多的開花肥。 露地栽培則可以使用天然腐熟有機肥,盆栽則使用長效性花肥為佳。 |
繁殖 : | 用播種或扡插法繁殖
|